青海田鼠最早由 Büchner(1889)发表为田鼠的变种,Ellerman(1951)修订为白尾松田鼠的亚种。郑昌琳等(1980)认为它是Lasiopodamys 亚属的一个独立种。Hoffmann(1996)对标本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它是一种界于毛足田鼠和白尾松田鼠之间的种。 青海田鼠体型与白尾松田鼠相似,略大。成体体长91~141mm,尾长20~34mm,后足长14~23mm,耳长 8~15mm,颅全长 27.2~31.3mm。吻部短,耳小而圆,其长不及后足长。尾略长,占体长的1/4左右。四肢短粗,爪较强大,适于挖掘活动。体躯被毛较长而柔软,鼻端黑褐色。体被毛暗棕灰色,毛基灰黑色,毛端棕黄色,杂有较多黑色长毛。腹面毛色灰黄,毛基灰黑色,毛端淡黄或土黄。耳壳后基部具十分明显的棕黄色斑。尾明显二色,上面毛色同体背,下面为沙黄色,尾端具黑褐色毛束。四足毛色同体背或稍暗,足掌及趾为明显的黑色。爪黑色或黑褐色。头骨较粗壮。上颌骨突出于鼻骨前端,鼻骨前端不甚扩大。眶间部显著狭缩。左右眶上啼紧相靠近,甚至相互接触。颧弓较粗壮。腭孔显,较粗大,腭骨后缘有骨桥与翼骨突相连。上门齿斜向前下方伸出。上下门齿唇面为黄色或橙黄色,舌面白色。第三上臼齿前叶甚小,其内缘不具凹角。第一下臼齿横叶前通常有4个封闭三角形齿环。第五个三角形齿叶往往与前叶相通连。 青海田鼠的地理分布属三江源寒湿型,为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在青海南部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的三江源地X。椭息在高原业寒带海拔3700~4800m的沿河沼泽草甸及高山草甸草原、高寒半荒漠草原带。群居。白昼活动。多与高原鼠兔混居。以牧草为食,对牧场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是,数量很少,经济意义不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