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白蚁诱饵是美国FMC公司开发的产品,其他商品名:氟虫胺白蚁诱饵(Sulfluramid Termite Bait),其他名称:FMC 66898; GX071; N-ethyl perfluorooctane sulfonamide;IUPAC: N-ethyl perfluorooctane-1-sulfonamide。它使用简单,其内装有含100 ppm氟虫胺的纤维素物质(cellulosic matrix)。该诱饵的使用,抑制或控制了白蚁的侵害,控制时间需1~4个月,或更长一些的时间,主要依据白蚁的种类、湿度、季节、气候等条件。允许使用的范围包括工业建筑、住宅、公寓、实验室、非储藏食品的地方、货栈、仓库、学校、幼儿园、医院、旅馆、教堂、食品制造和加工服务企业。该诱饵对家白蚁属、异白蚁属和散白蚁属白蚁是有效的。在住宅内或外部周围使用,一般每个单位间或建筑物用3~14个。在商业或院校机构等房屋使用时,则根据需要设置诱饵数量。为了观察、检查或控制白蚁,可以通过使用第一线白蚁诱饵建立“第一线白蚁诱饵系统站”,可放置大量的这种管状系统站进行观测、检查或控制。诱饵可插入土壤、林地覆盖物、树桩、被危害的树木及构件内。为取得好的效果,对怀疑有白蚁的关键部位可以放置两个或更多的诱饵。在林地覆盖物或其他关键性区域插入覆盖物或土壤内的诱饵,相互间的间隔不要大于61 cm。对受白蚁侵害的木构件或树木放置诱饵可采用钻孔的方法。在有白蚁危害的林地,诱饵应被放入树木附近的土壤内。有大量蚁道分布的危害现场,放置在中心区域。防治人员必须每隔2~4周对诱饵系统进行检查,对于被白蚁有效取食(至少被食50%)的诱饵,要重新更换。检查频率应根据白蚁的种类、寻找食物的强度、气候条件进行调整,在取食活动停止后的12个月内或以后每年,应每隔2~4个月做一次检查。 利用沙粒进行地栖性白蚁防治的物理方法最近已被重新发现和确认。这是一项经同意使用的技术。用一层10~16cm厚的白蚁不能在其中构筑蚁道的沙粒保护基础是简单的。这项技术的原理是这样的:沙粒的尺寸要小到使白蚁不能在其间运动,但也要足够大,使白蚁无法使用或搬运。所需沙粒的大小范围显然应依据需防治的目标白蚁上颚和头壳的大小进行设计。防治西部地下白蚁中的西方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hesperus Banks的沙粒,其直径范围为1.2~1.7 mm,东部地下白蚁中的北美散白蚁R.flavipes(Kollar)为1.7~2.8mm,台湾家白蚁中的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为1.7~2.4mm。这项技术的应用设置主要在施工前,它的应用正在公众中增加,特别是在夏威夷。这一方法是根据加利福尼亚大学昆虫学教授Walter Ebeling1950年的构想设置的。Ebeling和Pence(1957)用实验证明,10~16目的细沙砾可防治西方散白蚁R. hesperus的入侵。Tamashiro等(1987)的研究则证实了阻隔台湾家白蚁的沙粒的大小。加利福尼亚伯克利的虫害防治人员Doug Carver在加利福尼亚对100幢房屋使用了这一方法。经Doug Carver处理过的房屋仅有少数有白蚁出现,通常是在当有污物进入的时候。整理的方法也很简单,设法取出污物,放回沙子即可。 其他物理防治方法还包括设置金属的白蚁防护屏障,它可以是金属的盾形物、防护板、罩等,放置于新房屋的底梁下。 熏蒸处理的方法也被用于已造成大范围空中侵害的大型建筑物中。防治台湾家白蚁的硫酰氟的使用剂量应是干木白蚁剂量的4倍,在27℃条件下约为24mL/L,处理20h。这是因为蚁路中高的湿度能够对疏水的熏蒸剂形成阻碍。 |